机能学实验室是从事生理学、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专业的实验教学公共平台。2001年被被评为“辽宁省合格实验室”,2005年大连市政府授予“巾帼文明示范岗”,2008年被辽宁省授予“巾帼文明示范岗”,2008年被被评为“辽宁省高校实验室管理先进集体”,2009年被批准为“辽宁省基础实验示范教学中心”,2013年被批准为“国家级基础实验示范教学中心”。

图1.基础实验中心外景

图2.国家级基础实验示范教学中心

图3.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
管理模式先进--集约化建设与管理,全面开放性使用。
教学覆盖面广--承担26个专业层次的实验教学任务,年教学人时数达15万以上。
良好的教学环境--实验室宽敞明亮,总面积约2千平方米,教室构成局域网,实现了多媒体化、网络化互动教学和虚拟实验教学功能。
先进的实验教学设备—有成套的功能学、显微形态学、动物行为学实验设备和细胞培养、核酸蛋白检测分析等设备。能较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探索性实验需求。
科学合理的实验课程体系--构建了基础性、综合性和探索创新性三个层次的实验;不但将生理学、病理生理学、药理学三个学科进行实验内容优化整合;而且已在国内建成跨机能、形态与生化代谢之间整合的大综合性实验课程;针对不同层次、不同专业、不同种族来源的学生,构建了多元化机能实验教学模式。

图4学生实验课

图5.教材
高质量的教材建设--199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《CD-R血液循环障碍的病理生理》CAI课件,2002年至2009年由科学出版社分别出版了3版《医学机能实验学》教材,2003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《神经系统生理》CAI课件,2008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《医学机能学综合性实验》CAI,该课件于2009年获辽宁省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一等奖、全国大赛三等奖,2009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“Textbook of Medical functional Experiment”英文版教材,2012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《医学机能实验学习题精解》,等教材。
优秀的实验师资队伍--平均年龄37岁,研究生学历93%,高级职称43%。结构组成合理,有独立的主系列师资。
丰硕的教学成果--已完成国家、省级各类教改课题10余项,发表教改论文90余篇,获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、二等奖3项、三等奖2项,其它各类教研成果10余项;2010年“机能学实验课程”被评为辽宁省高校精品课。大学生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,完成探索创新性实验课题700余项,完成辽宁省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0余项、获“挑战杯”全国和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奖100余项,获发明专利授权2项。

图6.教学成果奖
“机能学综合实验”教学内容为第一批国家继续教育项目,并多次举办国家级师资培训班和实验教学科研班,已有一百多所院校同行来本单位参观和交流。

图7.良好的示范作用